寶寶從媽媽肚子里出來,初來乍到,對環(huán)境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,面臨很多挑戰(zhàn),吃多了撐,少了餓,穿得多了熱,少了又冷,還有前三個月的猛漲期、消化不良、脹氣、腸絞痛等等一系列問題!寶寶的需求沒有及時滿足,就會哭鬧不止。今天就談談后臺提問較多的寶寶脹氣問題。
PS:如果經常出現(xiàn)寶寶一鬧就是一兩個小時,非得放出屁或拉了臭臭之后才能緩解。寶媽就要考慮一下寶寶是不是腸脹氣了。
當胃腸道內出現(xiàn)空氣過多時,寶寶就會出現(xiàn)煩躁、亂扭亂抻,哼哼唧唧,滿臉通紅,腹脹甚至腹痛的癥狀和體征。持久、無法安撫的哭鬧和煩躁是嬰兒早期常見且特有的癥狀。這種癥狀表示“寶寶只想放出個屁”緩解一下。
如何判斷寶寶腸脹氣呢?小Q為大家整理了幾點腸脹氣的特征表現(xiàn),可幫助新手媽媽更好地判斷哦~
肚子經常發(fā)出“咕嚕咕嚕”聲,拉臭臭和放屁的聲音都很“豪放”
經常像便秘一樣使勁兒,拉帶泡泡的臭臭
和自己較勁,有時小臉也會憋得通紅,很難被安撫
吃奶頻繁,但有吐奶漾奶情況,腹部鼓脹甚至還會腹瀉
睡覺不安穩(wěn),哭鬧情況多
……
寶寶出生后獲得營養(yǎng)的渠道變了,在母親肚子里由胎盤供給,出生后變成了寶寶的胃腸道吸收供給,所以胃腸道一下子承擔了這么大的責任,新生兒的胃腸道又沒有發(fā)育好,所以胃腸道就表示“我有意見了,這活我干不明白”,就出現(xiàn)了脹氣。
但是各位媽媽請放心,脹氣并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(fā)育,而且腸脹氣的發(fā)生與母乳喂養(yǎng)、奶粉喂養(yǎng)沒有直接關系,如果你的寶寶還是個“急性子”或“暴脾氣”,那么寶寶在進食時太急促或者是哭鬧時吞氣過多,都會引起腸脹氣哦。
PS:無論是奶粉喂養(yǎng)還是母乳喂養(yǎng)的寶寶,因日常因素或生理因素,在3月齡內都很容易出現(xiàn)腸脹氣的問題。
一般情況下,寶寶腸脹氣不需要藥物來幫忙,最重要的就是讓腸子里的氣早點“跑”出來,以下幾個小技巧,寶媽可以學起來哦~
多趴趴:也就是寶媽所熟知的“飛機抱”, 用手臂拖住寶寶的肚子,讓寶寶呈飛機狀趴在寶媽的手臂上,這樣能夠有效地幫助寶寶打嗝和排氣;
多動動:讓寶寶仰面躺在床上,抓著寶寶的腿做自行車運動,不僅可以通過擠壓腹部促進氣體排出,還能鍛煉寶寶的上肢力量;
多拍拍:每次喂完奶后,寶媽可以豎抱寶寶,輕輕拍打后背,幫助寶寶拍嗝排氣。